搜资讯

联系手机微信:15005910202
TOP
根雕论文“黄杨树根雕创作谈”
[ 编辑:吾根  |  时间:2015/4/2 23:55:25  |   浏览:  次  |   来源: 中国根雕  |   作者:根雕中国 ]
根雕艺术是工艺美术的一丛奇葩,以“天人同构”而呈现出的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完美融合,以不可重复而独具的唯一性和特异性,令观赏者拍案、收藏者倾心,也让创作者沉醉其间。多年来,我一直坚持黄杨树根雕艺术的学习和实践,创作了不少作品,有所得,也有所悟。

我的家乡乐清市象阳镇,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黄杨木雕、细纹刻纸、石雕等民间工艺闻名遐迩。我的父亲郑胜存先生,一直从事黄杨木雕、龙档雕刻、佛像雕塑等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档”的温州市代表性传承人。受家庭艺术氛围的熏陶,我16岁就随父亲学习乐清黄杨木雕技艺,23年来,矻矻以求,从未懈怠,经手的黄杨木材料以数千计。过去,常为一些不成材的黄杨木或形状怪异的黄杨树根成为薪火之料而深感惋惜,也为心中有好主题好构思而找不到合适材料而着急。后来,积以时日,随着艺术修养、创作技艺的日渐提高,我对黄杨树根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开始了根雕艺术创作的尝试。
       
有一段黄杨树根,通体粗细不匀,凹凸不平,疙里疙瘩,上部又有裂杈,端详数次,无法动刀,可又舍不得丢弃。以后我反复揣摩,发现树根较粗突的部分,活像是飘动的衣袖,衣袖以下一长溜细削处,犹如古人的衣袍。如果把衣袖的飘动想象成是人站立江边,被江风吹拂而起,那么就有“戏”好唱了。继而深思,这江边古人选谁?垂钓的渔翁?渡江的船夫?吟诗的文人?如果选诗人,是含恨投江的三闾大夫屈原,还是赤壁放歌的一代词宗苏轼?我崇敬苏东坡,喜欢吟诵他的《水调歌头•赤壁怀古》,那豪放的气概与随风拂动的衣袖似乎有内在的联系。

思考至此,我心中豁然开朗,创作思路理清了,构图跃然而出,下刀也容易了。我把黄杨树根的中下部完好地予以保留,不加任何人工雕饰,只在树根顶上细雕出了苏翁的脸部;树根的分杈处,稍加刀凿,成了手握的藜杖;又用大刀阔斧式的手法,雕出了一大绺胡须,既作为头部与身体的过渡,使之上下联动,浑然成一体,又表现了苏翁政治命运坎坷历经的沧桑。这样一来,一件《大江东去》的作品便完成了:江风劲吹,浪涛翻滚。苏东坡站立江边,凝望赤壁,怀古抚今,吟唱出了传颂千古的诗篇。作品中,苏东坡的神情刚毅凝重,双眼炯炯有神,这是精雕细刻的;随风而起的衣袍,则是天然生成的。两者的完美结合,使人物显得豪迈而沧然、坦荡而激昂,表述了“一袭衣袍,万千情怀;一曲吟诵,千古留芳”的主题。这件作品,在“中国第六届根艺美术作品展览”中,荣获“刘开渠根艺奖”银牌奖。

《大江东去》的创作实践,使我进一步深切地理解了雕塑艺术大师罗丹的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面对各种形态的黄杨树根,如何发现它们的天然美,继而提升到艺术美,对于创作者来说,首先在于要有一双艺术的慧眼。这慧眼,取决于创作者本身的学识和修养的高低。《大江东去》是如此,我在另一件根雕作品《画龙点睛》的创作中,也同样感悟到了这一点。

一次,我得到一块形状奇异的黄杨树根。树根的一部份表面龟裂,颜色也与其余部分不同,呈深褐色,色带延伸到树根的上方后,形成酷似龙头的树瘤。这么一个似龙非龙的树根,如何发掘它内涵的主旨,使她的美得以呈现?

我是主攻黄杨木人物雕刻的,从历史或故事人物范围考虑,什么人与龙的关系可以表现?我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喜好龙又害怕龙的叶公,除三害斩蛟龙的周处,向龙王借镇海宝针的孙大圣等等。最终,我把思考的着力点瞄准了南朝梁的名画家张僧繇。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画龙,点睛后的龙破壁而飞的故事,留给我极为深刻的印记,一直把他作为自己艺术创作的榜样。如今,何不用奇异的树根,来表现这一历史典故?
在构思布局时,我仅粗略雕刻了张僧繇的头部,设计成胡须下垂,头颅微微昂起,与龙的头部十分接近,如有窃窃私语的感觉,传递了画家与作品表现对象的心灵感应。然后,又极为精细地雕刻了他紧握画笔的右手,手指筋骨依稀可见,显得苍劲有力,那艺术造诸之深,胸怀豪放之情,都在一握之中。这样,就出现了“笔在欲点末点之际,龙在蛰伏腾飞之间”的艺术效果。

我以《画龙点睛》作为作品的标题,觉得十分恰当。这件作品,获得1996年浙江省根艺美术展览根雕新星金奖。有人评论说,这件作品大胆舍掉其他枝末的铺陈,只以紧握画笔的右手来表现张僧繇的艺术创作,是点睛之处,处理得很巧妙。当然,这是鼓励之语,我当作为鞭策。不过,也正符合了我当初的构思。

诚如不少业内行家所说,与其他艺术雕刻相比,根雕艺术的独特之处在于,先有根料,后有构思。由于根无定根,料无统料,因此,每一次构思都是新颖的,不能重复的;每一件根雕作品都是独特的,不可复制的。这对于根雕创作者,既是挑战,也是创新的机遇。以慧眼发现自然美,以画龙点睛手法创作艺术美,这是“七分天成,三分人工”的优秀根雕艺术作品所必备的。奇材可遇不可求,但艺术可勤不可怠。我们这一代青年雕刻艺术工作者,担负着黄杨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任,自当继续努力,在艺术创作上不断向老前辈学习,力争有更丰硕的成果。

ps:根雕论文整理来自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QQ:22690630

         (中国根雕互联网第一根雕网www.cngendiao.com


】 【打印】 【微信】 【返回顶部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