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资讯

联系手机微信:15005910202
TOP
浅谈根艺人艺术提升的路径寻绎
[ 编辑:吾根  |  时间:2015/5/8 23:55:30  |   浏览:  次  |   来源: 中国根雕  |   作者:根雕中国 ]
一、引言

根艺,根之艺术。根艺人,笔者认为就是从事根艺创作与经营的群体,他们之中有工人和农民,有科技工作者,有国家机关干部,还有白发苍苍的离退休人员,有工艺师、画家和雕塑家,也不乏大师和教授。人员之多,范围之广,无论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从艺经历,理论功底、刀工技能均参差不齐,严重困扰着根艺事业的发展,笔者认为根艺人的艺术综合素质亟待需要得到提升。

二、根艺队伍的现状

仅以吉林市松花湖浪木艺术群体为例,吉林市松花湖浪木艺术研究会,现有会员 人,根艺事业得到了从无到有的蓬勃发展,创作出一大批优秀作品,多次在省级、国家级大展中,获得大奖,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独特的地域资源,为根艺创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吸引了众多根艺爱好者,加入到根艺创作活动之中,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受信息化市场经济的影响,部分根艺人,心气浮躁,急功近利,自我膨胀。困惑于作品创作的立意、取舍、命名、主题叙述、内涵升华,刀笔功夫欠缺,根源在于综合艺术底蕴缺乏,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的艺术院校训练,文化水准较低,各自为战,大多以家庭为单元,学会开展专业培训不够,本人学习兴趣不浓,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想学,无从学起,方法不当,加之缺乏精品意识,销售市场低迷,有的给钱就卖,经营者举步维艰,所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根艺创作的繁荣与发展。

三、路径寻绎

(一)从生活中汲取营养。

笔者从事根艺创作始于20世纪九十年代,师从于中国著名根艺美术大师张朴先生,自幼于山结缘,山是我生长的摇篮,也是我人生最初的课堂,山涵养了我,山给予我精神的逍遥,山给予我回归心灵自然的驿站。在寻根、觅根目识心计中练就慧眼,为一方百姓保平安,是自己的工作职责所在,公安生涯练就了本人肯于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与毅力,并融入到业余根艺创作之中,爱根艺入骨髓,生活中的美,是最真切的美,生活是艺术的土壤。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从自然物境到根艺作品,能把这种心境转化成根艺艺术,需要的是修行、悟道和才能。

(二)从大师中借鉴学养。

我们不必苛求自己当大师,但我们应该多读读大师,我们应该多多地走近大师,面对根艺创作时想想大师会怎么处理、怎样思考,并像想象中的大师那样做,你会发现,进步还真就提速了。

我们为什么创作不出大师级那样的好作品,笔者认为我们在精神上我们缺乏一种自觉、一种信心,这种自觉,就是文化自觉,这种自信,就是文化自信,文化如水,看不见它的力量,却沛然莫御;文化如风,看不见它的形状,却广布天下;文化如火,看不见它的跳跃,却温暖世界;文化如土,看不见它的边际,却滋生万物。

我们自觉,就是要真正热爱根艺,不要在在利益的驱使下,急功近利,品读中国根艺美术学会艺术顾问,著名雕塑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钱绍武“漫谈根艺”受益多多,感触颇深。

将中国的道家哲学思想融入到根艺的思想,出乎自然,“道法自然”。一个相传的故事:“孔子问道于老子,什么是最高的道,他很尊敬地作了个揖,站在旁边。老子不说话,嘴一张,把舌头伸出来,然后指一指自己的牙齿,牙齿已全部掉光了。孔子马上磕头告辞,已经明白了,就是说,最本质的东西就是要顺乎自然,不要去抗争。牙齿是硬的,但它总是去咬别的东西,结果到后来全掉光了;而舌头是软的,总是顺乎自然,因而七八十岁了,还很完整。”点明了道家思想,不要自己主观,根艺创作的特色就是要顺其自然,不要雕得太多,甚至你不动它一刀,只是起个名字,起得恰到好处,这就是你的艺术创造,代表你的鉴赏能力。

(三)从读书中增加底蕴。

清人王概说:“去俗无他法,多读书则书卷之气上升,世俗之气下降矣。”首要的是要懂政治,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一个观念主张泛滥的时代,更要有定力,不要迷失自己。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

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

其次,少应酬,多读书,读好书,肯下苦功方能有成。做到“美术、书法、摄影、国学、美学、文学、诗歌、音乐、舞蹈、雕塑”无所不涉。

笔者通过系统地学习《中国根艺集》、《根雕艺术》、《中国根艺》会刊和《中国根艺》、《中国石艺》、《中国根艺论文选》、《中国根艺美术家辞典》、《论艺术》、《美学散步》、《趣味美学》、《美育书简》、《罗丹论艺术》、《谈艺录》、《生活的艺术》、《艺术概论》等书籍,使自己的审美基础知识、审美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四)从创作中提升技能。

笔者认为根艺创作,要有独到的根艺见解、独特的艺术语言、独特的思想内涵、独领风骚的个性,就必须做到勤思苦练,做到选材、构思、立意、加工、着色、命名等诸多环节不可忽视,踏遍青山来寻宝,搜尽奇峰打腹稿,根艺创作我们也应该多学学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应多采素材,多观事物,多磨多练,多多探索,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曾说过:“可贵者胆”这句话,其本意大概是指艺术创作时,最可贵之处在于敢于开拓创新,最精要的地方就是作品要有魂,要凝聚创作者的精神感受。我们在从事根艺创作时,在深思熟虑构思之后,在充分尊重客观对象,因材施艺,随物赋形的基础上,做到心脑手眼并用,也要敢于动刀,大胆进行主观取舍处理,形成自己的风格,将喜欢的元素融入自己的创作,以探索自己的艺术方向,将根艺自然的团块美、孔洞美、肌理美、线条美、质地美、节奏美、韵律美发挥到极致,将艺术创作恰当地融入生活,让艺术充实生活,让生活升华艺术,由此保持创作心态的平静、洒脱和纯粹。

(五)从展会中开阔视野。

在从艺20多年的时间里,笔者感到很庆幸能够有一份国家公务员安稳的工作。在根艺创作、展览中有机会结识了众多的名流大家、观赏了众多的展览展出、聆听了众多的国家级讲座研讨、参加了众多的采风交流,极大地开阔了艺术视野、提升了精神境界,也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滋养了我的艺术创作。同时,专业素养的不断提高,对我的本职工作也有很大帮助,实现了公安工作与根艺创作的双赢。

(六)从培训中完善自己。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予我们了丰富的学习资源,笔者认为:

一是进行自主培训:利用网络资源,如:央视频道的“艺术人生”、“音乐人生”、“百家讲坛”、书画频道:空中美术学院、艺说天下、美术评论、文化讲坛、西方美术、画家说画、佳作赏析等栏目进行自我培训。

二是学会组织培训:利用图书馆、博物馆、社区、单位、创作室、采风、年会等社会资源,有目的、有计划,进行计算机网络知识、计算机实际操作、应用文写作、根艺论文写作、新闻通讯报道等相关内容的培训,以弥补过去学习的空缺。

四、结论

综上所述,艺无止境,笔者认为基层根艺创作很有生活,通过不断地理论学习与实际创作,基层根艺的发展,一是要靠个人长期不懈地坚持,二是还需政府有关部门加以对根艺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多为根友们找出口、提供平台,包括论文的发表、作品的宣传、业绩的推荐、参赛、参展等渠道的提供,让众多根艺人从自娱自乐、自我欣赏阶段走向以根养根、以根富身更高的艺术与经济双收的平台。

ps:本文欢迎一键分享到你的QQ空间和微信朋友圈,根雕免费宣传、木根雕商机、最新根雕动态QQ:22690630

         (
中国根雕互联网第一根雕网www.cngendiao.com


】 【打印】 【微信】 【返回顶部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