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资讯

联系手机微信:15005910202
TOP
根雕论文“浅谈如何使作品具有中和之美”
[ 编辑:吾根  |  时间:2016/9/5 12:00:15  |   浏览:  次  |   来源: 中国根雕  |   作者:根雕中国 ]

浅谈如何使作品具有中和之美-李永泉


摘要: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代表,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哲学一直以来遵循的一种审美观,其是处于优美与壮美两级之间的刚柔并济之美,蕴含温柔、敦厚、含蓄、淡雅、清丽、静穆等特性。木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经历了数百年的传承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保存至今的古代木雕艺术作品,其实都深受儒家“中和之美”的艺术和谐观的影响。
那么究竟什么是“中和之美”如何使作品具有“中和之美”,下面笔者就通过这些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何为“中和”
“中”,指事物中间的状态。儒家认为“中”是世界的总根源,“一切中知一,一中知一切”,即紧紧抓着事物的中心不放,一切围绕着事物的中心。“中”不仅表现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同时也呈现了事物的内外联系。
“和”指事物处在一种静止的和谐状态,还指在矛盾相互对立统一时达到的一种新的动静结合。在传统文化中,“和”是天地万物最本真和最自然的状态。
“中”与“和”,是中华文化的主旨,而在艺术创作上,尤以中和之美最能持久。“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庸》)“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这是儒家思想中对于“中”“和”之美的阐述,在于提倡中庸思想感情的委婉与节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温婉柔情与温柔敦厚,这些中和之美的可贵之处在于深刻影响了人们对于艺术创作的情感表现和美学风格。
潘天寿先生曾说过:“东方绘画之基础,在哲学”,以儒、道、释为核心的哲学思想,是我国传统艺术的根基,对于艺术作品的品评,自古以来倡导的是作品需要有书卷气,反对匠气、腐气、伧气、市气等……其背后蕴含的正是辩证哲学的“中和”美。
人们追求“ 中和” 之美,它是一种宁静淡泊的闲情雅致,禅宗“花未全开月未圆”的美好境界,即在花还未全开之时,正处于最具活力的状态,这种适中和谐的美,往往给人以向上的希望和积极的暗示。水满则溢,月盈则亏,一切都需要恰到好处,如同一件木雕作品、一种艺术风格对于观者的吸引力是相对的,一旦创作时走了极端,则作品的魅力值下降,因此中和之美也在于“分寸”间的掌握。

二、“中和”美的艺术呈现
“中和”美的结构和谐之美。我国园林艺术无疑将这种美呈现得淋漓尽致,在园林艺术中的造景、借景、雕塑等 “中和”美的追求上,以江南园林为最具代表。江南园林依赖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多建在依山傍水之间,与环境和谐交融,高低错落的白墙黑瓦,层叠有序的圆门拱桥,或利用古木奇树、斜阳残月的自然景观或构筑亭台楼阁、辟径筑路的人力加工,都呈现出这种淡雅明快的和谐之美。
“中和”美的含蓄敦厚之美。朴素简洁、淡雅清丽其实是自古以来中国人的含蓄内敛、淳朴敦厚的个性气质,中国传统木雕艺术创作上,在意境上追求恬淡、古雅、宁静,表现手法上也颇受这些气质影响。以木雕佛像为代表,相较于印度教造像的扭曲强烈,中国的佛像则更显得温柔、含蓄、敦厚。“大度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是一幅常出现在弥勒佛旁边的对联,据说弥勒从印度传到中国时,模样与释迦摩尼差不多,受中国文化的熏陶,在五代之后便出现了大肚开口常笑的弥勒佛形象,旨在告诉人们,凡事要想开、看破,以和为美。大肚开口常笑的弥勒佛正是佛教中国化与中华文化中和化的艺术呈现。

三、作品如何做到“中和”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认为,天下万物均可以分为阴阳两种属性,其中阳为刚,阴为柔,即凡是外向、温热、明亮、外延的属于“阳”,凡是相对内向、寒冷、晦暗、内收的属于“阴”,它们在审美世界的呈现,便是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这种刚柔相互渗透统一的“中和”之美,也是我国古典艺术追求的理想境界。
那么在木雕艺术的创作上,如何让作品做到中和之美呢?笔者认为木雕艺术或是任何雕刻艺术创造,都要掌握雕刻“分寸”,譬如在一根原木上被你雕刻得上下满满都是图案,这样看似“热闹”,却实属过度雕琢,过犹不及,笔者认为这其实是“中和”美的缺乏,雕刻师应该把握雕与不雕之间的分寸拿捏。例如,观音像的雕刻,在衣带纹理、手部关节雕刻时该密则密,而对于下垂部分衣袂雕刻时该疏则疏,这种疏密结合的处理方可达到中和。
含蓄美是“中和”美的重要特质,木雕艺术的永久性魅力也在于含蓄美。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含而不露才耐人寻味,那么作品如何做到含蓄美呢?笔者以为木雕作品的画面,可以不用将事务面面俱到的呈现出来。例如,“独钓寒江雪”的雕刻,作品只需雕琢出老翁的垂钓姿态,周边环境的山山水水只需用刻刀稍稍带过,一种空灵的境界便油然而生。在如很多好的绘画艺术作品:不见房屋,只露出一面酒旗;停着的小船,无过客也无船夫;红梅树旁的雪地,一行延伸到远方的脚印。运用这些留有余地的创作,使作品拥有淡化、留有余味、韵味深长的含蓄美,给人们留足了遐想的空间。

结语:“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达到 “中和”的境界即达到了天地所在的位置,万物都能在其中生长,这是儒家思想追求的境界,“中和”之美也是在中国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木雕作为我国传统艺术,需要源远流长,那么最本真、最持久的延续就是不能缺乏“中和”之美。

  (中国根雕投稿、洽谈私人微信号:mugendiao)

ps:根雕论文整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22690630

  (中国根雕互联网第一根雕网www.cngendiao.com



】 【打印】 【微信】 【返回顶部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