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资讯

联系手机微信:15005910202
TOP
根雕论文“根雕艺术创作选材的审美心理过程”
[ 编辑:吾根  |  时间:2015/6/12 23:14:10  |   浏览:  次  |   来源: 中国根雕  |   作者:根雕中国 ]

根雕艺术的创作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征之一是选择自然界不同种类的树木,植物的根形为载体,用以表达人千差万别,形形色色的精神和情感世界趋向真、善、美心理轨迹的,三维造型的视觉艺术。因此,根雕从艺术本质上是人的审美价值取向和审美理象的表达和诉求,它的创作实践和学术理论研究最本源的探究应是研究人的价值的人文学科。偏离了这一根本方向的创作,“学术理论”都必然陷入谬误的泥潭而成为急功近利,功名追逐的过眼云烟而消失……如同喧嚣一时,从语法、语义、概念、艺术规律都显然是荒谬可笑,无知而无畏的“根的艺术美术”,“三七开论”,“天趣美术”等等歪理邪说,已将中国根雕艺术的创新发展和学术研究推向了一个浮躁、功利述幻灯光照射下的T型台,身着华而不实,头戴高冠的“大师秀”,扭动几下腰肢后,很难再吸引观众的眼球和兴趣。

因此,在当代语境下的根雕艺术如何正本清源,从艺术创作的实践出发,学术理论研究紧密结合艺术实践。为实践服务,从人的审美心理,艺术创作心理和规律的科学、系统视角研究根雕艺术,从卓有功绩的先师学者论著中吸取于我有益的学术精华,开创根雕艺术实践和学术研究的新观念,新空间、新方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和任重道远的课题。

理论研究必须解答实践中的问题。根雕艺术理论状况的现实是令人担忧的;一是大家熟知的谬误(笔者从1995年就已开始零散的批驳);二是陈陈相因,拼凑套话,大同小异的陈词滥调,看似新潮,摩登的“装点新名词”(如根的艺术美术),策划市场卖点的材料概念(如浪木、沉水木、香水木、阴沉木、古沉木、碳化木等),实质上都未触及到艺术的本体和审美的心理实质。

所以,真正要研究根雕艺术的学术问题,就必须不为时风所动,做一潜心研究学问的学人,广阅博学,海纳百川,选择一条甘于寂寞,踏实的治学之路,方有所建树。

本文是意图用科学,系统的审美心理学,哲学等临界学科的关系中构建根雕艺术创作选材审美心理,根雕艺术的起源,异质同构学说,艺术创作心理要素,根雕艺术家个人修养,根雕艺术作品的鉴赏,根雕艺术在现代语境下的审美价值取向和创新发展等问题搭建框架理论基础的首篇。并以此引发对现代根雕艺术概论构建的思考,研究,争鸣的抛砖引玉之“砖”。

第一节 根雕选材童稚的猎奇心理。

选材是根雕艺术创作的第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千姿百态,奇形怪状的自然根形,是如何引起人(或说根雕艺术家)的审美知觉,从而激起艺术创作的灵感和冲动,创作出根雕艺术作品来的,就必须从人类童年期童稚的猎奇心理切入,遂步解析。

在人类自身的发展史中,远古童年期的人,对自然界的科学知识和奥秘,知之甚少。自然界发生的一切自然现象和各种生命形式的存在(包括人自身的生命存在形式),都充满了探源、求知的猎奇心理。天上的鸟为什么会飞?鱼为什么会在水中游?为什么会有电闪雷鸣?天上为什么有太阳、月亮、星星?宇宙有多大?黑洞里面有什么?大树为什么上有绿叶,下有树根?根为什么长的奇形怪状?树枯死后根为什么在水中,土中腐朽成奇特的形态?………人类对自然界的猎奇心理,实质上就是人类不同于自然界其它生物形式的高级智慧生命的重要标志。是人类从野蛮、低级动物属性进化到高级文明生命形式的显性特征。在自然界中,任何可称为动物的生命种类,都不会对自然界其它生命存在形式有探索、求知、关注的猎奇心理。林间的野猪、野羊、见了树根只有可以不可以吃的食欲本能,野马会利用大树蹭痒痒,熊用树洞冬眠,猴在树上生息……但这一切都是动物最基本的生物本能,它们都不会有猎奇的心理。因此,猎奇的心理,是人类才有的高级智慧生命的共同遗传基因之一。既使人类进化发展到今天,这一特有的心理基因遗传不是衰退,而是显现出更加强烈,更加趋于理性的探索。例如,我们人类的仿生学研究,利用已掌握的高科技手段对宇宙、太空的探秘;南北极的科考活动;我国近期开展的对广西天坑的探考行动,都证明了这一点。我们从婴儿睁开眼看世界的眼神中,从儿童问成年人求知的话语中,都可考证到人类这种永不衰退的猎奇求知欲望是代代相袭的。

那么,猎奇心理与艺术创作心理有什么关系?根雕艺术的创作心理过程又是怎样从猎奇心理遂步转化成审美心理的,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心理机制和可感的过程?这就是我们要遂步解析的问题。

在艺术界,盛传着这样一句流行语,或者说是对卓有成就的艺术大家的赞扬之语;某某大艺术家童心未泯,某某大师的作品表现出率真纯净的童趣。某某大艺术家脸上总挂着孩子般的笑容……绘画大家黄永玉自诩为“老顽童”,多才多艺的韩美林被称作是“老小孩”。笔者近期被业内霸道者“指责”为象一个“毛头小伙”,总喜欢“标新立异”,这种“指责”确实让我有点骄傲了。

这一切都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做为一个艺术家,保持住率真、纯净的孩子般的心态,你才有可能创作出不同寻常的,总喜欢“标新立异”的,追求真、善、美精神导向的艺术作品来。与童心相比,那种奸诈残忍、恩将仇报、说谎成性、媚上欺下、自私贫婪性格的人,是不具备艺术家品格和修养的。既便是“混”进艺术家的群体,也必将在其所谓的“艺术”作品中表现出其阴暗的内心世界,大家熟知的违背人类普世价值观的作品“催”、“中山狼”、“风”,就是最典型的负面价值追求,“艺如其人”,作品就是作者自我精神内核的形象诠释和暴露。因此,没有纯净的童心,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大师和作品的诞生。毕加索90岁的高龄,仍然被公认为是勇于不断探索创新的“世界上最年青的艺术家”。那是因为毕加索终身保持了一颗纯净的童心。

童心为什么对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如此弥足珍贵?因为用童心的眼睛看世界是美好的,母亲的奶水是甘甜的,怀抱是温暖的,父母的呼唤是美妙的音乐,亲人的呵护是坚强而无私的…………孩子童年的记忆都是纯净的,这种美好的情感会一生都保留在他的情感内核中,成为形成和孕育艺术家人格构成和艺术作品价值追求的原创力。

艺术家保持童心不泯的心态,并非是要求艺术家象孩童一样顽皮无知,不喑事世。而是心存对亲情的尊重,对其他生命存在的关注,爱心,对世上一切真、善、美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对一切未知世界永远率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是人类代代相袭的精神血脉和集体无意识的文化印痕。

在自然中可以发现和拣到树根的人很多,是不是所有的人对树根的自然形态都会产生猎奇的探秘心理?回答是否定的。旅游者看见林间溪边的枯枝烂根,只会把它当成一种自然物;植物学者会思考它是什么物种,为何枯死;农妇会考虑它好不好烧,可以做几顿饭;樵夫拣到后想到的是多少重量,到集市上可以卖多少钱………如此而已,因为他的兴趣不在于此。

对大自然中的枯木朽根引起猎奇兴趣的只有根雕艺术家。那么,从发现根的第一刻起,是否就是审美的开始呢?我们可以毋庸置疑的说:不是的。因为猎奇心理是每个人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遗传,但猎奇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审美。它们是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但又相依相伴,互为依托的转换着。没有猎奇心理的驱动,人不可能将目光和关注点聚焦在枯枝朽根上。而没有审美意识,情趣、修养就不可能关注枯枝朽根的形状是否美不美的问题。也就是说,只有根雕艺术家才会对大自然中根的自然形态感兴趣。从猎奇到审美的心理过程,是个复杂的心理机制转换,演进的变化过程。猎奇的心理使我们看到了奇形怪状根的存在和形态,那么,视觉感官——眼睛,在从猎奇到审美的心理转换,演进过程中,起着怎样的构建作用?是目前流行于市的所谓“根的艺术”没有探索过的空白。(也不可能探索,因为“根的艺术”和科学、系统的艺术理论不搭界)。

因此,研究我们的眼睛看到原始根材的那一刻起,视知觉生理机制的作用是怎样参与到审美的过程中,是我们研究的核心问题。目地是揭秘根雕艺术因人不同的审美心理过程,千差万别的审美价值取向和艺术风格的成因,提高艺术家的审美意识和修养,抬升当代根雕艺术总体艺术品格,引导根雕艺术市场价值和收藏价值的正确学术方向,用学术理论研究的成果为艺术实践开启前行的灯塔,有着开创性的意义。

第二节 视知觉在选材过程中的引导效应。

我们每个有过选材寻根经历的人都有这样的实践体验;在溪边山林,在根材市场,张三会对纹理流畅的根材偏爱;李四会对团虬凸突的根材心仪;甲专拣空灵扭转的根形;乙对可以“开脸”的棒形“一见钟情”;那么,对原始根形通过我们的眼睛瞬间的选择判断,就可以让人决定那些根形是各自创作的载体,这里面到底存在着一种什么样的感官和心理契合过程,对各自认为美的形态毫不犹豫的“一见钟情”,这其中的奥秘何在?我们先从人的感官之一:眼睛的功能分析。

在美学专著中,眼睛的专业术语为“视知觉”。根雕艺术是三维的造型艺术。它的形式和内在效应(情感表达、精神内涵)都是通过我们的视觉感知的,包括选材的过程。我们的先贤学者对视知觉的研究成果著作甚丰。尤其是在对视觉艺术诸多心理解析学术理论中,有着不同凡响的重要学术价值。英国著名学者格列高里在所著《视觉心理学》中证明,人的知识和信息大部分是通过视觉获得的,对于三维造型的形式感受和认识是离不开视知觉的。人们常把眼睛比做一部性能卓越的照相机,但是,人的视知觉的特点与照相机非常不同。格列高里用他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对物体的视觉包含了许多信息来源。这些信息来源超出了我们注视一个物体时眼睛所接收的信息。它通常包括由过去经验所产生的对物体的知识。这种经验不限于视觉可能还包括其它感觉,例如触觉,味觉、嗅觉、或者还有温度觉和痛觉,”由于生活经验的参与,视知觉还具有一种能动作用,“知觉不是简单的被刺激模式决定的,而是对有效的资料能动地寻找最好的解释。什么是“视觉经验”?一个根形怎么能会引起根雕艺术家的“一见钟情”?格列高里认为:“对于已看见物体的不同特征,所有神经元都产生积极的响应”,而大脑则通过某种方式相互协调地把它们捆绑在一起。举例说,如果你把注意力正集中在与你讨论某个观点的朋友上,那么,你脑中有些神经对他的脸部运动反应,对脸的颜色反应,听觉皮层中的神经元对他讲的话反应,还可能有储存的关于这张脸属于那个人的那些记忆痕迹,所有这些神经元都将这些信息捆绑在一起,以便携带相同的标记以表明它们共同生成了对那张特定脸形的认知。”

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我们在社交中接触过一个人,一年后再次相见的第一反应是:我认识他,为什么一见就能“认识”呢?这是因为过去的视觉记忆“呼醒”了这一直觉,是因为过去的视觉经验的作用。我们可以在黄山看到“猴子观海”;在云南石林的石头中看出“阿诗玛”的形象;在散乱的星空上“归纳”出动物的星座;在繁纷杂乱盘根错节的根形中看出有条龙在舞,有条凤在飞;或者是个什么动物的形象隐含其中;有的专业宗教题材雕刻的工艺家,瞬间就会从根形中那一部分可雕刻出个达摩头,弥勒头,观音头;更有位业内大家熟知的人,从一棵小酸枣的根形上,不假思索的对应出了一个狗腿子汉奸的形象来(当然,这是审美心理的负面价值取向)。这些由于视知觉的感受而对原始根形的瞬间认知显然超出了“所见既所得”的范围,如果没有以往的视觉经验参与感知,就不会在根的自然形态上对应出如此千差万别的形象感知。

对于我们的视知觉而言,“一见钟情”似乎是个很神秘而有趣的话题。但是,一但我们用科学,系统的视知觉心理去对根雕艺术创作选材的心理过程进行分析后,一切都超越了“根的艺术”的桎梏谬误而豁然开朗。——根雕艺术的审美价值取向最终踏踏实实落在了审美主体——欣赏者和艺术家本身的价值取向上。对根的审美价值取向在于人,而不在于根,根雕艺术是人的创造,而不是根的创造,更不是“根的艺术”。因为在根雕艺术从选材、审美、创作的一系列过程中,是人的视知觉诉诸于根形直觉和感情。这样的直觉和感情,似乎是说不出道理而又心驰神往,既是一种视知觉的直觉,又好象是一种感悟。这样好象给视知觉蒙上了点神秘色彩。看上一眼怎么会有如此深的体验和感动呢?这是因为这一切直觉和感动,都是缘于过去的生活积累,是视知觉在经年累月的记忆经神经元的组织,在人的大脑皮层中深层记忆和储存的经验信息。与根形的交互感应的结果。是人在长期生活中的所感,所知,所思,所求在瞬间的验证。这种感受是个人的独特形象记忆的诠释,它本质上应该代表的是属于每个人对美的感觉,感知、感动的形象化符号,因此,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同时,又包含了对个性和社会深层次的体验,因此,从艺术创作和审美的价值取向来说,这种体验是极为珍贵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得出这样的结论,根雕艺术创作选择材中瞬间的选择,并非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更不是因为根是自然美而决定的选择。而是因为张三、李四、甲、乙不同人视觉经验所支配的。是受以往所见,所闻、所知、所爱的影响。积累越多,感受就会越丰富。这就引出了艺术家之间对外界刺激物的感受简单与丰富之分,审美认知能力的高低之分,艺术作品品格的雅俗之别。这种区别一部分缘于先天固有的天份所赐,另一部分则缘于后天的生活积累和专业训练。异质同构现代美学理论家阿思海姆认为:“眼前所得到的经验,从来都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一个人毕生获取的无数经验当中发展出来的最新经验。因此,新的经验图底,总是与过去所知觉到的各种形状的记忆痕迹相联系。”我们根雕艺术家研究理论的目地不是文字游戏,而是指导我们艺术创作实践的。视知觉心理理论的研究,是为了让我们从选材的第一步就可以敏锐地捕捉到对根形是否美的本质上,纠正过去对“自然”的谬误认识,从艺术家自身审美意识,审美修养上下苦功,从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门类中吸收于我有益,可贵的营养,开拓视野、锐意创新,在现代文化背景下,创作出富有时代精神的根雕艺术作品来。

至此,有人可能认为本文仍未论及根雕艺术选材的审美心理,实质上,视知觉在选材中的引导效应,已经是在论审美的心理过程了。只不过这一过程并未达到审美心理的高峰阶段。只是审美心理达到高峰值的一个前期演进过程,没有这一过程,也就没有审美心理高峰值的到来。

第三节 自然根形的秩序感与视知觉的契合。

前面我们探讨了人的猎奇心理,视知觉经验与根形的图底关系问题。实质上都是在解析审美主体在选择根形的生理和心理效应构建状态。那么,做为审美客体的自然根形,又是以怎样的自然形态和存在形式刺激了人的视知觉,从而引起审美的兴趣和感知,继而以根形为载体。唤醒、激发审美主体将其创作成根雕艺术的呢?自然根形中到底存在着一种什么样的形式规律?这是本节要探讨的主题,这叫做知己知彼。

我们知道,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艺术形式,都源于大自然的启迪。生物界、动物界(包括人类自身)从形态,结构到生命的活动规律,处处都体现一种万变不离其宗的秩序。这种秩序规律包括了生态的秩序、结构的秩序、生长的秩序、运动的秩序。秩序不仅体现在我们的视知觉所能感知的自然形态上,也体现为一种内在的规律性和条理性。我们人类也在一定的秩序之中,感受秩序、欣赏秩序、也在主动的与自然调整着秩序。人的生命,生理结构和运动结构在主动的与自然安排的秩序契合着。因此,人的视知觉对自然的秩序感有着天生的亲和力,这种亲和力经年累月,世世代代就积淀在人的视觉图底和潜意识中,同我们的生命、生活、文化、艺术创造结下了不解之缘。

例如,我们的眼睛对自然中山峰错落有致的起伏就感到美,对植物枝叶的对生或者互生,花瓣的排列结构,蝴蝶对称的花纹和色彩,矿物结晶体的结构,河流小溪的S形走向,雪花的微观结构……等等自然中的一切生命形态,凡是人的视知觉可感知到的生命秩序,都会使人感到它是美的。包括人自身的结构和生命运动状态都是在大自然造物主的秩序安排之中。如五官的分布和肢体形态就是一种完美的秩序结构。人的生命运动也遵循着秩序的规律,心跳与呼吸的节奏,兴奋与体眠的交替,血压高低的压差比,都在秩序的规律之中。所以,人的感官和知觉,对大自然中有秩序的存在形式和生命状态,本能的会感到它们的秩序之美。这种直觉就是源于生命的本质规律。实质上,我们常言的“形式美”,它的本质就是生命规律的秩序之美。

但是,自然状态下的秩序,常常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和破坏,使原有的局部秩序变得混乱而导致元序的状态。例如火山喷发、地震泥石流、干旱洪涝、都会破坏生命的秩序。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序的花草中丛生杂草,就会使有序变成无序,不同节奏的声音频率混杂在一起就成了噪音污染。人的生命秩序状态与自然的秩序之间的相互亲近,对接是一个干扰、交叉、重叠、不断适应、选择的错综复杂而又异彩纷呈的世界。自然界的不断变化的秩序,人在社会生活中多种干扰和约束之中,视觉感受处在既有序又变化的并存之中。城市人久居熙熙攘攘、声色犬马的“钢筋水泥森林”之中,心理上承受着紧张、繁忙生存的压力。于是久而久之城中人总是在精神上和视觉心理上向往农村那种小溪山泉、悠悠小径、林间幽绿、鸟语花香的野趣闲适。城里人就会成群结队的到郊外去寻农家乐之旅。而乡下人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却缺少误乐和文化活动,生活艰辛、单调,于是进城市去体验一下繁华、紧张、丰富的城市生活节奏,对乡下人而言无疑从生理和心理上都是一个新奇、兴奋的视觉和精神刺激。人类就是这样在有序和无序的状态中,努力寻找和调整着与自然秩序相适应的生理和心理的秩序感,适应着既规律而又多变的社会节奏,不断调整着秩序与杂乱的两极变化:一方面,人具备有序的生理和心理机制,这种机制深深植入在人的遗传中,加上耳濡目染自然的自然秩序,伴随着生活秩序的丰富经验,使秩序感成为一种生理上的适应,心理上的需求和生活中的选择。人在与秩序感的两极之中,生物本能和生活习性需要做出适应性选择:面对杂乱无序和世事纷扰,我们的心灵和情感需要安定的秩序的抚慰,在单调乏味,日复一日的旧秩序感中想寻求新奇、丰富、变化的新秩序感,是人自身精神和生理层面一种不停的要求。如果现存的秩序难以令人满意,那么,人就需要借助艺术创作的秩序感来达到自我调节,以达到生理和视觉心理平衡的目地。那么,解析至此,根雕艺术选材的审美心理过程,根雕艺术选材因人而异的“挑三拣四”的成因,也就遂步明朗清晰了。

自然的根形无所谓“天然美”不美,它就是一种自然形态的存在。根形上所以在某人的视知觉中是“美”的,那就是因为这样的“形”在某人的眼中,与他的视知觉的经验中对应,重叠出属于他个人心理潜意识中的图底,对接了属于他个人对生命秩序感的需求。这种对应决不是简单的“根形”的刺激所致,而是更深层次对生命秩序感的唤醒和感悟。

每个根雕艺术家对根材的选择,是依据自身的生命秩序感的理解和适应需求而选择的,实质上是就是在根形上寻找可以调节,平衡自我心理和精神平衡的“形”。换言之,只有根的形对应了某人的“心形”时,根的自然形态才可能是具有生命秩序感的“形”,只有这样的“形”,团虬凸突的,飘逸流畅的,盘旋扭结的,空灵贯通的……就会成为每个不同阅历,不同文化底蕴,不同个性,不同审美价值取向的根雕艺术家的不同选择。由此,也就激发了艺术家不同审美理想的创作想象力,创作出不同艺术品位、不同艺术风格的根雕艺术作品来。至此,根雕艺术选材的审美心理过程已接近了根雕艺术家审美心理和高峰值。

第四节 根雕艺术选材审美心理的高峰。

和所有艺术审美心理过程一样,根雕艺术创作的审美心理过程也是呈现出一个波浪状的曲线演进过程;由低至高,再由高至低,如同潮起潮落的自然秩序一样。由一个高峰再推进到另一个高峰,递进演进。人的审美心理高峰值状态实质上是很短暂的过程。正因为如此,这种审美的高峰值才会在人的心理上留下极为深刻,久久难忘的印象,成为各人潜意识中深深的印痕,成为各人审美意识和记忆中的标志。也正因为这种审美心理高峰值的短暂,因此它才在人的心理和潜意识中显得弥足珍贵,才格外难以释怀……这种审美的高峰值,决不会按公式出现在每一个人的审美心理过程中。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状况。有的人在得到材料后,因为审美修养和意识较高,艺术悟性强,马上就会动手行动,将多余的形状进行去舍;有些根材则因为根形的错综复杂,含混不清,放置多年后才会在偶然的瞬间顿悟。因此,选材审美的高峰值是因人因根的千差万别而呈现出不同的感悟,简言之,就是当一个艺术家从根形中突然悟出与自己情感潜意识中的“心形”相映照重叠的生命秩序感时,就是一种审美愉悦的高峰了。随之,这种高峰会回落,这里面就存在一个格式塔心理了,那是因为自然的根形的杂乱无章,与自我心理潜意识中的理想审美完形存在这样那样的差距,根形在我们的视知觉中还存在着“缺陷”和不如意。于是,人们就自然而然产生了对自然根形进行改造以对应我们审美理想完形的冲动和激情,这种改造的过程,就是根雕艺术作品创作的过程,将在《根雕艺术概论》中的“根雕艺术创作的激情和灵感”一文中进行诠释。

 ps:根雕论文整理来自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QQ:22690630

         (中国根雕互联网第一根雕网www.cngendiao.com



】 【打印】 【微信】 【返回顶部

二维码